新闻动态

263网络通信:像使用者一样思考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9日    转载自:    
263EM以企业通讯录为基础,整合了企业邮箱、电话会议、短信、即时通讯以及OA等功能,大蓝要利用这一多功能的平台,为公司打造一个办公通信的“交通枢纽”。
早上9点整,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小苏准时到达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收邮件,这也是小苏每一天最烦恼的事情。作为部门助理和海外业务的协调联络人,她每天早上都会收到几十封邮件,同时,还会收到大量不请自来的垃圾邮件。更大的问题是,小苏要操心自己与海外客户之间的邮件往来是否能按时到达。由于通信不畅,与海外客户的邮件往来经常会石沉大海,或者收到不知道是来自哪个星球的乱码文字。小苏和她的同事们把这些邮件戏称为“不速之客”和“外星来信”。
9点零5分,小苏接到老板的电话要她去预约明天的电话会议,于是她无暇顾及 “不速之客”和“外星来信”,匆匆忙忙去电话局预约缴费。
11点30分,经过,注册申请、交付定金、预约通话时长等繁杂程序后,小苏从电话局回到公司。而这个时候,她将“无意义的时间浪费,就是在扼杀工作效率”理解得更为透切。
小苏所在公司的网管大蓝介绍说,公司是一个处于发展期的中等规模公司,通信建设也属于初级阶段。自己建机房?在海外搭服务器?那是天方夜谭。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不知道要怎样改变。

谁扼杀了工作效率
事实上,小苏及所在公司在通信方面遇到的困惑并不是个案。国内著名的IT咨询管理机构AMT咨询发布的首份《中小企业通信需求报告》显示,2010 年,用户平均每天花费大约1.8分钟处理垃圾邮件。1.8分钟数字虽小,但加之其他通信不畅问题,聚沙成塔,沙般的时间却暗流涌动着塔状的经济数字: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沟通不畅,每天损失13亿元。
通信不畅,不仅在扼杀员工的工作效率也在扼杀企业的资金收益。但是简单的“通信不畅”四个字就能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吗?究竟是谁是背后的杀手呢?
263网络通信总裁芦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制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像大型企业一样,提出明确、清晰的信息化需求与演进战略。同时受困于资金、技术等因素,中小企业很难找到与自己匹配的通信产品。中小企业需要适合他们的通信服务。”
国内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也指出,造成中小企业通信困境深层次的原因是体制问题。各行各业都存在用户不清楚自己实际需求的情况。通常,用户反映的是问题,但不是真正需求,如何针对用户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是服务商应努力做到的功课。
应该说,是中小企业的需求不明与通信市场的供需不匹配,扼杀了其工作效率和资金收益。

谁是拯救者?
在小苏眼里,由海外收发邮件稳定、没有垃圾邮件的企业邮箱和随时随地都可以拨打的电话会议,带来的高效率办公,是最需要的。大蓝则更需要专业的品牌服务商,提供专业的服务,减轻因使用不畅带来的维护压力。
怎么样才能获得中小企业的通信需求?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通信?通信问题考验着行业的从业者,也考验着各中小企业的通信负责人。
“像使用者一样思考。”作为一直致力于中小企业通信服务的企业负责人,263芦兵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芦兵认为,“中小企业的通信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成本,以不产生负担的低投入带来效益最大化;二是高效率,在使用上安全稳定、便利高效,让沟通更顺畅。”
同时芦兵指出,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现状,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通信系统平台支持,更要符合中小企业的“轻模式”需求,即轻成本、轻设备、轻管理、轻支持。在此模式下,就可以完全解决网管大蓝的困惑:应用轻模式的企业通信不需再花大价钱购买设备工具,也不需要自己去搭建海外服务器,更不需要增加人手的投入。这一切都有专业的服务公司提供,并有专业的服务商提供7x24小时客服团队,随时解决企业通信中所面临的问题。
对此,大蓝深表认同,“这才是我们所要了通信系统。”于是开始了新系统的选择和采购。

高效率办公通信的方向
正是基于以上的良好测试和体验,大蓝决定把公司的通信系统托付给263网络通信。
同样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日,小苏依然9点准时坐在工位上,但她的工作却相对轻松不少。往日一行行的垃圾邮件主题,不见了,海外邮件收发一切正常。再也不用去繁琐的申请电话会议,一串950509的电话数字,足以帮小苏顺利快速召开各种会议??
此刻愉悦的不仅是小苏还有她不仅一次投诉的网管大蓝。自从选用了263为其打造企业通信,海外邮件畅通无阻了,垃圾邮件销声匿迹了,也没有人冲到他的办公桌前跟他“咆哮体”了。大蓝现在有了新的事情要做:他正在跟263洽谈使用其推出的一个以融合通信为概念的平台263EM。
据大蓝了解,263EM以企业通讯录为基础,整合了企业邮箱、电话会议、短信、即时通讯以及OA等功能,大蓝要利用这一多功能的平台,为公司打造一个办公通信的“交通枢纽”。
而大蓝的做法正是道出了今后企业通信的发展方向;融合通信。业内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也表示:平台化,将是未来通信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显然,263不仅是在像使用者一样思考,也在将这种思考变成现实。只待更多的“大蓝”去发现和实践这一办公通信的“交通枢纽”。
分享